近些年,阿里巴巴这样一只从上世纪走来的互联网时代巨兽,正不断的挤入新空间、开拓新领域,而当它在文化娱乐、云计算等领域持续发力的时候,不免迎来一些外界的质疑之声:阿里巴巴的电商业务是否已经增长乏力,是否正面临着转型?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简单梳理一下阿里巴巴的业务构成。从财报上的分类来看,阿里巴巴将自己的业务分成了几大部分:核心商业业务、云计算业务、数字媒体和娱乐业务、创新业务。从阿里巴巴的财报中可以看出,其核心商业业务在近几个季度都保持了较高的营收同比增速,特别是自2018财年第一季度(2017年4月-2017年6月)以来,其同比增长都超过了57%,在所有业务中增速仅落后于营收规模相对较小的云计算业务。而阿里巴巴核心商业业务中,所包含的零售、贸易这两大主要的业务模式正是以其电商业务为载体来进行运作的。接下来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些业务模式的表现。
一、阿里巴巴的贸易类业务
贸易类业务(B2B业务)是阿里巴巴的起家业务,为阿里巴巴蓬勃发展的电商业务乃至中国的电商行业培育了种子人才,同时它也始终被视作核心业务之一,在阿里巴巴的业务版图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而这种重要性也体现在阿里巴巴集团对B2B业务部门的调整之中:在2017年年中,原1688事业部与原1688销售服务事业部正式合并,组成阿里巴巴中国内贸事业部(CBU)。在完成内部调整后,CBU顺势高调推出了零售通天猫小店业务。零售通业务聚焦于线下,运用数字化的手段解决品牌商、经销商和零售门店各自的痛点,从而打通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整条链路。
在国际贸易方面,阿里巴巴力主进行eWTP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实现了首个eWTP海外“试验区”在马来西亚的落地。另外,在2017年年底,eWTP还联合WTO、世界经济论坛,宣布成立“赋能电子商务”的长效合作机制,共同利用电商服务中小企业。eWTP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力正逐步显现,而阿里巴巴正可以借eWTP的东风,提升其B2B外贸业务的影响力,并同时赋能中国制造商。
阿里巴巴在B2B业务上的努力,也可以从它在中国B2B市场上的地位中看出来:
根据Analysys易观的跟踪监测,阿里巴巴在2017年中国综合B2B电商市场份额中排名第一,且领先幅度较大。而如果将阿里巴巴的综合B2B内贸业务与综合B2B外贸业务分开来看,其2017年的营收额分别有67.50亿和64.35亿,都比其后任意一个企业的总营收要大,因此在综合B2B内贸市场与综合B2B外贸市场中,阿里巴巴也占据了中国该类业务的最大份额。
二、阿里巴巴的国内零售业务
在阿里巴巴最为倚重的国内零售业务版块,近一年来更是动作频频,始终以新零售为切入口不断强化线上与线下的联系。
首先,阿里巴巴与线下商超的联合给人留足了想象的空间,在从2017年开始至今的资本运作中,其收购了银泰、与百联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逐步控股了高鑫零售,并于其后在供应链、大数据等方面与线下的关联商超进行融合。
其次,阿里巴巴线下的明星业态“盒马鲜生”也赚足了众人的目光,每开一个门店,都会成为周边商业的热点中心。而在明显克制扩张冲动的情况下,盒马鲜生以上海、北京为前期拓展重点,逐步在多个城市落地。
除此之外,天猫超市还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汉、杭州、重庆、广州、深圳等区域的重点城市中推出了“1小时达”的服务。在各个城市铺设多个前置仓的基础上,还同时和线下的便利店进行合作。在用户进行线上下单后,系统将订单匹配给最合适的前置仓、便利店,然后进行拣货、打包、送货,整个过程在1个小时内完成。
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战役进行的如火如荼,是因为像外界传说的那样,感受到后来者的威胁,才不得不为的举措?我们将通过几组数据来探究阿里巴巴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情况。
根据Analysys易观的跟踪监测,在2017年的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交易份额中,天猫依然以58.8%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超过了第二名京东2倍以上。而其余的B2C厂商所占份额更是只在5%以内,对天猫远远构不成威胁。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B2C厂商除了直接赚取价差、利用账期的自营模式以外,还有以提供相关服务赚取佣金和推广费的平台模式。而天猫超市、天猫国际直营等自营业务在近期虽然有较快速的发展,但天猫的主要经营模式依然是平台模式,因此天猫也是国内最大的服务于品牌商、零售商的第三方平台。另外,再来看看移动端市场的情况,根据Analysys易观的跟踪监测,淘宝移动端在2017年中国移动网购市场中排在了第一位。在有明显市场优势的情况下,纵然有厂商在其后紧追慢赶,想要对天猫、对淘宝的地位造成威胁,短期内还较为困难。
此外,阿里巴巴还借助大数据和AI技术,优化搜索算法和推荐算法,在淘宝APP、天猫APP上将更精准的内容和商品推送给有相关需求的用户,从而实现了在客户端界面上的个性化展现,达到了千人千面的效果。阿里巴巴进行这种差异化、精细化的运营策略,不仅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还有助于其对不同类型的用户进行全方位的覆盖。同时,线上的用户流量,还可以通过数据赋能的方式,为线下的新零售实体店面所用,从而实现线上线下共同发展。
三、零售业务面临着来自国际巨头的挑战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无论是连锁经营还是单体门店,在国内的零售商业体中,阿里巴巴所构建的零售矩阵在短期内已很难被赶超。但是,在中国做到了最大,一方面必然有向外扩张的冲动,另一方面也必然会面临着全球零售同行的挑战。
在对外扩张方面,阿里巴巴主要依靠速卖通和Lazada向国际零售市场进军。速卖通的定位已经从协助中国制造商走向世界的B2C平台变为了帮助全球品牌出海的跨境B2C平台,“全球买、全球卖”正一步步变为现实。而在阿里巴巴逐步全方位掌控Lazada,这一东南亚市场规模领先的B2C电商平台后,在实现零售业务本地精细化运营的同时,还成为了中国领先的电商理念和制造力水平走向世界的前沿阵地。
尽管“中国的阿里巴巴”还在为变成“世界的阿里巴巴”不断的前行,但它的同行们却不会简简单单给它轻易取胜的机会。阿里巴巴的竞争者不仅有在全球零售电商领域掀起狂风巨浪的亚马逊,还有已经走过了50年历程的零售巨头沃尔玛等等,他们都会带给全球化的阿里巴巴不小的压力与挑战。即使如此,凭借在中国零售市场的优秀表现,阿里巴巴还是能有实力与其一较高下,我们可以用一组数据来说明:
以同样的衡量标准(GMV),同样的统计周期(阿里巴巴2018财年,即2017.04.01-2018.03.31)统计全球主要零售商业体在2017年的经营表现,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已经超越沃尔玛居于全球第一的位置,同时其交易额超过了它在电商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亚马逊2倍的水平。同时,透过财报信息还可以看到,传统线下实体的销售增速已远远落后,因此Analysys易观预计,在GMV的层面,阿里巴巴相对于传统线下零售巨头的优势还将继续扩大。
欲了解电子商务行业更多内容,请关注易观官方微信或致电客服4006-51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