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与服务矩阵
  • 资源中心
  • 关于我们

被“两会”提案后,顺风车即将迎来复苏?

易观分析 孙乃悦 2020-05-26 1W
两会代表热议话题,再聊顺风车行业的完善与发展

2020年两会正在进行中,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李香菊在提案中建议,完善共享出行顶层设计,推动顺风车事业健康发展。包括加快推进顺风车行业的法治建设,科学合理分摊合乘服务费用,加强顺风车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等内容。

一、高峰期运力不足催生庞大的顺风车市场

顺风车,在法律上被定义为“合乘车”。相比于网约车属于经营性活动,顺风车是基于用户自愿的共享行为。

根据公开信息,2015-2019年中国城镇人口每日的共享出行需求由1.46亿人次增加至2.35亿人次,整体城镇人口的出行需求保持快速增长。然而截至2019年,全国网约车市场打车成功率平均水平仅为75%,全国尚有25%的网约车需求未被满足(2019年WAIC会议公开信息)。尤其在一二线城市的高峰期,叫车难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在此背景下,顺风车业态逐步发展,通过利用私家车车辆闲置时间,满足共享出行市场用户需求。同时,顺风车业态作为绿色出行方式,其快速将减轻公共交通体系负担,以私家车共享方式缓解城市道路拥堵问题,降低城市交通对空气污染,对城市交通体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nalysys易观分析认为到2020年,我国顺风车发展基本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快速成长期:

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私人小客车合乘,给予从业者加大信心。2015-2018年上半年,顺风车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年复合增长率超17%。

第二阶段,整顿调整期:

2018年两起顺风车安全事件发生后,各地政府对顺风车行业实行严格监管,滴滴出行、嘀嗒出行、高德地图等头部顺风车企业受到波及,先后下线夜间业务,甚至下线整体顺风车业务进行整改,使得顺风车市场整体供给能力被削弱。

第三阶段,规范重启期:

2019年顺风车市场逐步重启,交易规模为100.25亿元。2019年11月6日,滴滴出行宣布顺风车业务重新回归,并于11月20日起,陆续在哈尔滨、太原、石家庄、常州、沈阳、北京、南通7个城上线试运营,12月23日顺风车将于北京、武汉、佛山、南昌、长沙上线试运营。整改后平台在安全层面要求更为严格,在合乘客前,司机端要求车主进行人脸识别,提交各项证件和车辆信息,同时进行“三证验真”和“背景审查”。乘客端要求用户实名信息认证、安全功能确认、乘客安全知识学习三部分,乘客也需要进行人脸验证。

另外,继滴滴、嘀嗒之后,2019年哈啰出行与曹操出行纷纷试水顺风车业务。

Analysys易观认为,安全保障是顺风车业务能够持续推行的关键要素,作为服务提供方应将其上升为平台运营的首要宗旨。到2022年顺风车市场交易规模将回归快速增长轨道,达到151.3亿元,相比2020年增长超71亿元。

二、顺风车业务重启受到用户和市场肯定

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2019年2月哈啰上线顺风车业务后,当月恰逢春节假期出行需求受到抑制,但3月节后复工数据稳步增长,网约车市场整体规模达8687万人,环比增长4.0%;2019年11月随着曹操出行入局顺风车领域,及滴滴出行顺风车业务经整改后重新上线,当月网约车市场月活用户实现2019年最高环比增长6.7%,用户规模高达达9826.2万。

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2020年4月,上线顺风车业务的4家平台滴滴出行、哈啰出行、嘀嗒出行、曹操出行的月活用户分别为5334万、1637.5万、557.9万、190.1万。哈啰出行以共享单车业务为主兼顾顺风车业务,疫情影响下共享单车更满足用户对无接触、独享空间的追求,因此整体来看用户恢复快速,达疫前九成水平。其余三平台主推网约车及合乘出行业务,用户对于出行仍有所顾虑,因此数据恢复相对缓慢,达疫前六成水平。

三、市场重启更加需要规范的发展环境

目前,我国尚未针对顺风车出台完整的管理措施,顺风车业务主要依照各地方政府规定进行合法性界定及日常运营管理:

我国的网约车服务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监管。而该规定未对顺风车服务的合法性做出明确界定与约束,仅指出“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为拼车、顺风车,按城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而在有限的相关规定中,大多是停留在对于顺风车业务是否发生的引导上。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私人小客车合乘。

2018年下半年,各地政府在加强顺风车业务监管的同时,全社会对于顺风车业务的讨论到达高潮,而对于顺风车业务认为有较为明确的法律法规颁布。只有部分城市也制定了较为合理化规定,例如:北京等城市以每车每日接单次数(每车每日不得超过2单)作为衡量标准。

如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李香菊在提案中建议所说,当前市场的健康规范重启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制定法律法规,界定经营范围,引导市场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四、主要顺风车厂商积极尝试全流程规范经营

(一)行前:强化准入门槛和培训,提升驾乘人员身份和安全意识

1.提升车主准入门槛,从源头保障驾驶者身份安全

此前将顺风车推向风口浪尖的几起事故大多和车主行凶有关,2019年顺风车平台大多强化了车主准入门槛,或者清退不合规司机,从源头上保障顺风车服务的安全性。

2.驾乘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塑造安全意识

嘀嗒出行和滴滴出行等通过上线车主培训内容,提升安全能力和意识。如嘀嗒出行App新增顺风车车主端与乘客端的顺风车安全知识考核与引导,通过短片教育及答题的形式加深顺风车车主及乘客应该注意的顺风车安全知识。

(二)行中:技术赋能,做好人员匹配、信息记录、危险报警,实现全程安全

1.加强上车和行中的人员匹配,杜绝“人车不符“的可能性

基于技术手段,实现行中车主、乘客、车辆匹配准确性。在上车时,滴滴合乘前车主需经过人脸识别,司乘双方上车前均需进行信息核验,只有在双方信息匹配的基础上,滴滴顺风车才会提供服务。在行中,顺风车平台通过行中录音、紧急联系人、行程分享、安全报警等功能保障安全。滴滴出行和嘀嗒出行引导乘客进行车辆校验,而在长距离出行等特殊场景下要求合乘用户多次人脸识别。另外,滴滴出行针对女性用户开启行程分享并主动对行程进行录音等。如发生轨迹偏移、长时停留等异常情况,会对用户进行预警。

2.推出驾乘人员意外险,保障驾乘双方人生安全

针对出行过程中的事故风险,顺风车平台通过推出出行保险降低事故风险。滴滴出行、嘀嗒出行、曹操出行、哈喽出行皆联合保险公司,推出覆盖交通事故、意外受伤等场景的保险,包含救护车费用、医疗费用、伤残赔偿金等,金额最高达到百万。

3.去社交化,保障用户个人隐私

滴滴顺风车会永久下线用户真实头像、性别等个人隐私信息,实现去社交化,限制车主接单次数、去掉附近选单功能、增加车主常用路线设置,确保无法随机挑选客户。

(三)行后:及时将行为反馈到信号用分,严重者将会被封禁

滴滴出行、嘀嗒出行通过搭建信用考评机制,将不规范行为及时反馈到用户信用体系之中。如嘀嗒顺风车“行为分”满分为12分,顺风车车主第一次行为分扣至0分及以下将被封禁15天,第二次行为分扣至0分及以下,将被永久封禁。

另外,新冠疫情突出起来,顺风上线疫情解决方案,积极保障用户出行安全:

Ø  隔离病患,车主和乘客每日出行前需进行健康打卡,如有疑似症状提前报备,平台将对其暂停服务。

Ø  强制驾乘双方佩戴口罩。如发现对方未佩戴口罩,可无责取消订单。

Ø  滴滴、嘀嗒顺风车都为车主和为司乘双方免费提供新冠病毒专项保险。

欲了解城市用车市场更多内容,请关注易观官方微信或致电客服4006-010-230/4006-010-231。